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是什麼?手指僵硬別忽視!及早治療避免蔓延全身
早上起床後,手指關節僵硬、腫脹和疼痛,雖然稍微活動一下就能恢復正常,然而手指關節問題卻可能意味著患有「類風濕性關節炎」,若沒有加強保養、接受治療,最終恐將演變至全身性的關節問題,甚至造成行動不便!快跟著本文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,了解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方針和治療方法,保衛關節健康。
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什麼?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
40歲的林小姐2年前開始發現手指關節偶有腫脹與疼痛,早晨會稍微僵硬,但動一動又不明顯了,加上認為自己還年輕,因此並不在意。沒想到,關節問題竟然逐漸蔓延開來,腳趾、手腕、腳踝等等也開始脹痛。林小姐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,沒想到醫生竟然跟她說是更嚴重的免疫性疾病──類風溼性關節炎,甚至還警告林小姐:「類風溼性關節炎如不盡快治療,未來可能行動不便!」
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,也就是人體的免疫細胞把自己的細胞當成外敵攻擊,造成長期慢性、全身性的發炎反應。目前醫學上尚不明白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,可能跟先天基因或後天環境有關。
值得留意的是,類風溼性關節炎也可能發生在年輕人身上,發病時間通常在30~50歲,且病人以女性為主(女性為男性的3倍),而其他常見的危險因子有家族史、抽菸以及肥胖等,這些族群比較容易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。
我有類風溼性關節炎嗎?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與併發症
(ㄧ)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
類風溼性關節炎早期症狀通常是小關節的紅、腫、痛,例如手指關節與腳趾關節,最常見的狀況是,早晨起床時發現關節僵硬,但過一會兒又逐漸改善,這個症狀被稱為「晨僵」,雖然短時間並無大礙,然而隨著時間惡化,全身受影響的關節會越來越多,例如腳踝、膝蓋、手肘、手腕等處。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免疫系統失調所導致,因此,身體多處且對稱的關節都會出現症狀,不同於其它關節炎通常只會發生在特定幾個關節。
每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程進展會略有不同,有人快、有人慢。關節持續發炎、腫脹,會影響周邊的軟組織,像是韌帶、肌腱等,除了會導致關節疼痛、僵硬,甚至會造成關節變形,進而影響關節活動,嚴重者可能會殘廢。
(二)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
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多半容易感到疲勞,甚至有時會發燒。此外,免疫細胞也會攻擊關節以外的其它器官和組織,導致許多併發症!如果影響到眼睛,可能導致乾眼症、鞏膜炎;攻擊紅血球,可能導致貧血;攻擊心臟,可能導致心包膜炎、心肌炎;攻擊血管,可能導致動脈炎,甚至形成血栓。簡而言之,類風溼性關節炎影響的層面非常廣泛,並不僅僅侷限在關節。
類風溼性關節炎應把握初期的黃金治療時期,如果拖到關節僵硬、變形才就醫,大多為不可逆轉的傷害,難以恢復靈活。美國風濕病協會(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)於2010年提出《類風溼性關節炎診斷標準》,由於1987年舊版的診斷標準需耗時6週,可能延誤治療,2010年的新版診斷標準能夠更快速地診斷出高風險病人,盡早開始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,把握黃金治療期。
如何控制類風溼性關節炎?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式
(一)藥物治療
類風溼性關節炎會使身體各處發炎,因此多使用炎症、控制免疫反應相關的藥物進行治療,包括類固醇、非類固醇的消炎藥、免疫抑制劑、免疫調節劑或是生物製劑,醫師會根據患者的情況,搭配不同藥物與調整劑量。
衛福部指出,目前不少針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已有健保給付,幫助許多病情嚴重的患者。需注意的是,雖然生物製劑藥效佳,卻要特別小心副作用,務必配合醫師指示服用並定期回診。
(二)健康生活
生活作息混亂與壓力會影響身體免疫反應,進而影響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情,因此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,保持心情愉快,遠離菸酒,都是維持關節健康、幫助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(三)物理治療與使用輔助器具
物理治療能夠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,幫助保持關節活動幅度,並預防肌肉萎縮。此外,也可搭配使用輔助器具,協助身體運動以及日常活動,除了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之外,也能減緩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關節變形。
(四)適當運動
如果因為關節疼痛便拒絕活動,反而會讓關節僵硬情形惡化,加速周邊肌肉萎縮。因此,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仍須適當地活動關節,進行游泳等緩和的運動,避免跑跳等關節過度負重的運動。
類風溼性關節炎飲食建議
(一)多吃優質的食物
以下為你列出富含優質營養素的食物:
營養素 種類 |
植化素 |
Omega-3 脂肪酸 |
五穀雜糧 與豆類 |
無麩質蔬菜 及水果 |
舉例 |
南瓜、薑黃、芥藍、青椒、黑木耳、紅蘿蔔 |
魚類、綠唇貝、亞麻籽油、堅果 |
藜麥、綠豆、扁豆、紅豆 |
各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及水果 |
(二)少吃促進發炎的食物
當關節發炎腫脹的時候,應減少食用以下促進發炎的食物:
營養素種類 |
精製糖 |
Omega-6 脂肪酸 |
反式脂肪酸 |
加工肉品 |
舉例 |
糖漿、冰糖、砂糖 |
油炸物 |
糕餅、酥油、美乃滋 |
香腸、火腿、肉乾 |
另外,類風溼性關節炎與免疫反應相關,須避免過度進補,否則可能有害關節健康。
除了遵循以上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建議,如果患者發現自己吃了某些食物後,關節不適症狀變明顯,就應少碰這些食物。目前尚無找到特定食物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相關,且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亦不相同,應仰賴患者自身的觀察,調整日常飲食。
小心選擇關節保健品,食用前先與醫師討論!
瞭解了治療方法和飲食方針之後,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也可以透過保健食品,補充關節組織所需要的營養。舉例來說,患者容易骨質疏鬆,因此可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,並每天日照15分鐘,讓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。此外,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血液中的維生素C與維生素B6濃度較低,可考慮食用保健品補充,並挑選含有脂肪酸的保健品,都有助於維護靈活力。
延伸閱讀: